2024年11月22日~24日,由福州大学、浙江大学、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工程分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联合主办,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联合承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先进土木工程材料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滨海与海洋基础设施及材料劣化和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江夏学院共同协办,福建省融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赞助单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期刊为支持单位的“第六届工程结构长期性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 Bruno Briseghella 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金伟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工程分会副秘书长聂鑫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长张文生教授级高工,工程结构长期性能相关企业、研究院所、高校、设计院及施工单位等代表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国际友人代表 Bruno Briseghella 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致辞
浙江大学代表金伟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致辞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工程分会代表聂鑫教授(副秘书长)致辞
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代表张文生教授级高工(理事长)致辞
11月23日上午,在张文生教授级高工和张大伟教授的主持下,Bruno Briseghella 教授、白勇教授和聂鑫教授分别作了《既有混凝土桥梁的性能评估与修复》、《结构的长期性能管理:从健康监测到主动维护》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服役性能长期演化规律研究》的大会报告。在王冲教授和陈建飞教授的主持下,张文生教授级高工、董必钦教授(洪舒贤教授代为演讲)和金伟良教授分别作了《低碳水泥的研究与发展》、《LDH自修复钢筋防锈膜的设计与原位生长制备》和《复杂作用下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与设计方法》的大会报告。 11月24日上午,在冯庆革教授和王鹏刚教授的主持下,陈建飞教授、戴建国教授和王银辉教授分别作了《GFRP筋在水和模拟海水海砂混凝土孔溶液中退化的尺寸效应》、《海洋环境多场耦合作用下FRP增强混凝土结构的长期性能预测》和《冲击作用下节段拼装混凝土梁的破坏机制》的大会报告。在赵羽习教授和王银辉教授的主持下,王鹏刚教授、金立兵教授和季韬教授分别作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智慧感知与决策技术》、《地下生态粮食新型储备仓的研究进展》和《生物硫酸下碱激发水泥混凝土的腐蚀机理》的大会报告。 作为本次大会的分会场之一,Technical Committee on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 Asian Concrete Federation (TC-DCS, ACF) 学术研讨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TC-DCS成员讨论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1月24日上午,在闭幕式上,赞助企业代表为研究生论坛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季韬教授为赞助商福建省融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颁发证书;下一届主办单位代表毛江鸿教授、徐菲教授进行了发言;金伟良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最后宣布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