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35岁,中共党员,现任融旗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
2020年我在公司高速发展时期进入了融旗集团人力资源部。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龙头企业和环保十强企业,施忠旗董事长一贯把人才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集团建立了具有融旗特色“3+3+1+N”人才发展规划,即“人才培养3体系、 人才选拔3计划、1讲堂(融旗讲堂)、N项人才保障制度”,打造一支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综合型人才队伍。这一规划不仅着眼于当前的人才需求,更着眼于未来,旨在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深刻领会施忠旗董事长的指导思想后,人力资源部进一步细化了人才培养三体系和人才选拔三计划,同时,将融旗大讲堂打造为企业内部多元化学习的旗舰平台,全力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我们建立了多层次的学习体系,包括:每周二的员工学习日、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领导力发展课程等内部培训系统,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根据个人职业规划获得必要的成长资源;定期组织跨部门项目合作、经验分享会,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跨部门流动,增强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发、实习实训项目,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实践与学习平台。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员工成长,推动企业持续进步与发展。
融旗大讲堂
然而,人才的引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对于社招战线而言,公司业务版图持续扩张,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员需求缺口仿若无底洞般巨大,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招聘压力恰似泰山压顶般汹涌袭来。常常在面试环节,满心以为觅得良才,甚至都已经做好第二天迎接新人入职的准备工作,孰料最终却因某个始料未及的变故,心仪人选与公司擦肩而过。那一刻,失落之感如潮水般将我淹没,言语都难以精准描摹其中滋味。但我深知,不能被挫折绊倒,每一次我都不断加强自己的心理建设,逼迫自己迅速调整状态,重新抖擞精神,鼓起再度出发的勇气,慢慢地我也会习惯于这些失落的时刻,再以不断强大的内心平静地解决一次又一次的困境。
校招现场 张婷(右一)
谈及校招之路,也是充满艰辛。记忆中,很多时候是我独自一人,扛着沉甸甸的招聘架,穿梭于动车、地铁的熙攘人流之中。有时赶赴大学城,偏偏没有便捷的直达线路,历经地铁颠簸后,还得扛着招聘架蹬上自行车,在街头巷尾奋力骑行一段路程。虽说打车不失为一种选择,可一想到校招活动频繁如旧,能节省一分是一分,便想着为公司省下一笔开销。
张婷(右一)在给求职人介绍公司经营情况和招聘岗位
每逢招聘旺季,忙碌便成了生活的唯一底色。白日我全情投入到招聘、邀约的激烈战场,不敢有丝毫懈怠,神经时刻紧绷;夜幕降临,还会加班加点处理入职资料的 OA 审批、合同签订等基础事务,尽管繁忙,但幸运的是,职业道路上我时常得到领导的悉心指导,同事们在忙碌中会伸出援手,以及陌生人不经意间带来的温暖小惊喜,这些都是我职业生涯中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
一直以来,融旗集团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如同温暖的春风,深深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血脉之中。施忠旗董事长更是一位心细如发、洞察秋毫之人。犹记早期,他路过前台,看到因办公空间局促,我只能在过道沙发区与面试者交流后,会温和地和我说:“辛苦你了!现在办公环境略显局促,不能给你更大的空间与面试者进行深入交流,不过,我们很快将新增办公区,那时你就能够更加舒适开展工作。” 这般细致入微的关怀,如同冬日暖阳,暖人心扉。而面对公司员工遭遇病患或深陷困境,董事长更是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带头组织公司职工捐款助力,或是组织人员现场慰问探望,用实际行动为员工排忧解难。这般暖心之举,让我深切体悟到来自 “融旗大家庭” 的融融温情与真挚关怀。即便我并非大领导,却同样被董事长平等以待,时刻牵挂于心,这份尊重与关怀让我由衷地在心底升腾起强烈的归属感与被重视感。也正因如此,公司里工龄超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老员工比比皆是。
施忠旗董事长组织职工到员工家中慰问
这就是融旗,一个会把员工的冷暖挂在心间,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的企业。因此,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AAA级信用企业”“福建省劳动和谐企业”“福建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福建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在公司30周年之际,公司已经拥有了1000多名员工,并且在这样的学习型企业文化中,每位员工都能找到个人成长的空间。作为人力资源部的一员,我将坚定地遵循施忠旗董事长的战略导向,与所有同仁共同努力,推动公司成为学习型组织。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公司也将培育出更多的杰出人才,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领先地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